首页 >新闻资讯

北京市第二批中小学

发布时间: 2021-07-19 17:40:57 4.69万 次浏览

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特级校长遴选结果16日公布,44人入选。市委教育工委、市教委明确,今年,本市遴选特级校长重在引导校长们做“大先生”,研究“真问题”。特级校长们揭秘,“教育评价改革”“双减”等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的“犀利”问题进入评选考题。

      自2019年开始,本市遴选了首批93名中小学特级校长,今年5月,第二批特级校长的遴选工作启动。参与特级校长评审的中小学校长包括北京市全日制中小学校(含特教学校和工读学校、大学附中附小和民办中小学校)、幼儿园(含其他性质公办园和民办园)、职业高中学校,在职在岗的正职校(园)长(含党组织书记)。

      经北京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评审委员会评审,最终,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党总支书记洪伟,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园长李建丽,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书记、校长宋继东,海淀区中关村二小校长杨刚,通州区芙蓉小学校长李涛等44名在首都基础教育领域贡献突出的书记、校长入选。

     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教师要成为‘大先生’,做学生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的示范,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。作为北京的特级校长,必须起到这样的带头作用。”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奕说,今年的遴选中,强调了特级校长要思考大中小学一体化链条中本学段的培养任务,面对教育领域的“真问题”和家长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,提出积极有效的化解手段,通过基层创新提升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,服务学生健康成长。

      这种思路在“考题”中体现—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,如何通过评价改革实现从“育分”向“育人”的转变;如何认识和落实“‘双减’的治本之策在内功”这一要求;“五育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……今年现场答辩的考题,格外考验校长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的“真功夫”。

      东城区灯市口小学校长滕亚杰抽到的题目有关“评价改革”,“这正是我一直在工作中深入思考的问题。”她说,该校在学生评价中强调五育并举、以德为先,借助信息化手段设计实施指标多元的综合评价体系,围绕“中轴线”等学校周边的特色资源,开发综合实践活动,将考察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学业评价依据之一。“对我而言,参与答辩的过程是整体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,作为学校的党员干部,我又一次深入思考和认识了新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做教育。”

      史家胡同小学党总支书记洪伟抽到的题目是“如果遇到学生家长因学生考试成绩未达到家长预期,家长围堵学校要求书记校长‘下课’,你是如何认识的,又应如何解决”。“家长焦虑的背后是唯分数论的指挥棒。”洪伟认为,解决题目中描述的问题,关键在于学校、教师、家庭、家长形成共识、共情、共为,协同合力共助孩子未来发展, “虽然没有在现实工作中真正遇到过这样的情境,但考题对我未来的工作很有启发。”

     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戴文胜分享了他对于“双减”的思考。他认为,“双减”根本在于提升教学质量,在该校的实践中,一方面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同时提升作业质量;另一方面,建立有趣、有参与、有成就的“三有”课堂,根据各学科特点提出不同学科的评价标准,通过开展展示、评比,提高课堂教学质量,“通过参与、共进的课堂教学,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,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、有需求、会探索,发挥自己的优势,体验到成长中的幸福;教师也借助这一平台,更好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,感受职业带来的幸福。”

     “当前,首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面向‘十四五’,我们需要思考的是,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什么样的特级校长,怎么评、怎么选拔才能更好的服务首都‘四个中心’建设,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”李奕表示,立足新发展阶段,特级校长遴选强调入选者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,落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等方面做表率,发挥辐射带动作用,体现北京思考,形成北京经验。




0.152108s